
中風、心肌梗塞、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一向在國人死亡原因排行上名列前茅,尤其每逢秋冬,氣溫驟降、寒風颼颼、日夜溫差大,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因此,冬季健康管理重點,即以心血管保健為首要之務。
當心降血脂藥物副作用
一般來說,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大都以藥物治療方式為主,然而臨床上曾遇到一個案例:55歲童先生從事工程業,半年前因肩頸酸硬、關節疼痛就醫檢查,發現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的問題,在服用醫師開的降血脂藥後,只要稍微運動就會覺得疲累、肌肉酸痛,抽血檢查後,更發現肌肉發炎指數及肝指數都有偏高的情況,顯示使用降血脂藥物有一定的風險,若是疏於自我照顧而過於依賴藥物,除了可能出現肌肉發炎、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嚴重時更可能會引發腎衰竭,所以藥物使用上必須謹慎小心。
建議您,不妨選擇安全的飲食營養療法,不但無副作用,還可發揮像藥物一樣的效果。
安全、有效兼具的營養療法
●魚油+大蒜精
「吃魚油,清血油!」雖然已是大家所熟知的保健功能,不過,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醫學院心臟血管權威馬可斯博士卻進一步發現,若將大蒜內的蒜精與魚油同時補充,將可以在4週內有效降低血中膽固醇1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10%及三酸甘油酯34%!由此可知,若您的血脂肪達200mg/dl,超過標準值(150 mg/dl),只需使用魚油+大蒜精一個月,血脂肪就可以輕鬆降至132 mg/dl,恢復正常,更重要的是安全、無副作用。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於2000年10月31日的公開信也證實,魚油+大蒜精是唯一有效降低壞的膽固醇(LDL)的營養品,可減少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並且不用擔心肝、腎功能受損。
●大麥苗
衛生署建議國人每日至少攝取25公克以上的纖維,不但可促進腸胃蠕動,更能吸附飲食中過多的膽固醇及油脂,減少消化道中膽汁成分之膽固醇的再吸收,以降低體內的膽固醇及油脂。
研究顯示,大麥苗的營養來源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膳食纖維,平均每匙大麥苗所提供的纖維量相當於一整盤的燙青菜,可有效降低血脂肪、減少動脈硬化,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大麥苗還能延緩LDL氧化時間高達五成,顯示大麥苗內的抗氧化物質可保護血管細胞,避免血管病變。
抗氧化營養素
在年紀增加、缺乏運動等因素下,容易造成血管老化、鈣化、硬化,就算血脂肪都正常,也會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臨床上曾遇過一位28歲中等身材的家庭主婦,血脂肪數值都正常,卻經常偏頭痛。某日炒菜時突然昏倒,經緊急送醫仍不治,最後判定腦中風死亡,這就是由於平日缺乏運動,導致血液循環不佳、血管彈性差,又加上太過勞累所致。醫學證實,長期缺乏抗氧化營養素容易造成動脈硬化,所以適時補充β胡蘿蔔素、維生素A、C、E及硒酵母等營養素,將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並預防冠狀動脈疾病與中風。
●綜合維他命
案例中有一名45歲林女士,平日茹素,飲食也相當清淡,在某次例行抽血檢查中,卻發現膽固醇高達220 mg/dl,三酸甘油酯卻偏低只有50 mg/dl,經諮詢後才發現原來是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 / HDL)過低所導致!
威夷太平洋健康研究中心發現,HDL較低者出現血栓中風的危險機率是HDL較高者的1.7倍,而隨著每升高1%的HDL濃度,就可減少2-3%心臟病及血栓中風的機會;另外,美國醫學期刊也發現,年逾90歲的長壽者都有較高的HDL。平日補充從天然蔬果萃取的綜合維他命,可增加HDL的濃度高達31%,將LDL從週邊組織帶到肝臟代謝,使血管壁上不易有凝結栓塞,以避免血管疾病、心臟病的發生。
心血管疾病所引起的中風或心肌梗塞往往發生得很突然,讓人措手不及,為了避免這種突發的遺憾,除了平日必須注重均衡飲食、少吃油炸、規律運動及維持健康體重外,更需要積極的做好保健工作,讓您的心血管不再懼怕寒冬!
考文獻 ‧J Natl Med Asso 1997, 89: 673-678. ‧Nutritional Sciences Journal 2005, 30(1): 21-27. ‧台灣農業化學與食品科學 2001; 39(6): 447-452.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1998, 52(3): 181-185. ‧J Assoc Physicians India 2001, 49: 327-331. ‧Nutrition 2002, 18: 738-742. ‧J Med Sci Res 1999, 27: 121-125. ‧Metabolism 2002, 51: 1166-1170. ‧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1999, 24:121-125.